实用的写人记事作文九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人记事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写人记事作文 篇1夜已经深了,听着从厨房里隐隐约约传来的洗碗声,女孩默默的流着泪,没有一点睡意,但她不像以前一样翻来覆去,而是静静的闭着眼睛,在仔细的回忆着一切。
女孩是一个高中生,她已习惯了每天为学习忙碌,所以暑假里每天做家务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开始她凭着一股新鲜劲认真的对待每一件家务,她享受着被她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家,而且还有一份成就感。可是时间一长,女孩儿就不耐烦了。她也知道父母上班很累,要尽量帮父母分担一些,可是她也会不经意间跟妈妈抱怨,尤其是对洗碗这件事更是“感受颇深”,而母亲听着她的诉说,也没有说过什么,只是静静的听着。当她第二天走到厨房,祈求着奇迹会出现的时候。她呆了,厨房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她知道是母亲做的,她没有想太多,只是特别的高兴。以后每天如此。
女孩儿的家乡有一种特色,就是一到夏天就要做好冬天要吃的菜,说是可以省钱。那天,母亲很晚才下班,她回来后匆匆做好饭就去做冬天的菜了,母亲有个特点就是不喜欢别人帮她做事情,因为她要求很严格,别人都过不了她的关。所以女孩提出要帮她的忙也就理所当然的被她拒绝了。女孩只有躺在床上等待着母亲做完一切后去睡觉,那样她才肯睡。已经是12点多了,母亲终于做完了。女孩也准备睡觉,正在这时,她听到了从厨房传来的洗碗声,就因为她的一句抱怨,母亲熬到这么晚还要坚持洗碗,是因为母亲不想让女孩太累。
她默默的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书,一定要报答母亲。
写人记事作文 篇2重重的考验,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是自信,还是恐惧?——题记
每个人的成长故事,都是由自己亲自下笔描绘出你的灿烂,遇到了那重重考验,自己来决定自己的跌宕起伏,这次考验,受益匪浅。
暑假,琴行,镜头转移到了那时。古筝考级的日子已经来临,每个人都像那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们班的老师让我们在教室里练琴,她在一旁指导,在最后一刻纠正了我们的一些小错误。
我在门外等候,心里忐忑不安,这是我的第一次考级经历啊。听着周围同考的学生唧唧喳喳的谈论着弹奏的要点和考试的步骤,紧张的气氛像蒸笼一样围住我,让我汗珠直往下掉。考场的大门忽的打开了,我立刻绷紧了神经,排好队走向考场,考场内,风扇在头顶上飞快地旋转,却丝毫赶不走我心里的紧张和身上冒出的汗水,望着我前面的同学一个个弹奏着自己的考级曲目,渐渐便轮到我了。我深呼吸三次,稳定住那颗紧张的心,站了起来。
站到座位旁边,深深地一鞠躬,报了姓名、级别和曲目后,转身坐到座位上,开始了演奏。我又有些紧张了,手不禁颤抖起来,差一点就弹错了琴弦,腿也不受控制了,不断的抖动。越紧张就越容易颤抖,越颤抖越容易紧张,我按捺下情绪对自己说:“不紧张,不要出错,加油!”安慰一阵想了一下后果,情绪稳定下来,相信了自己。随音乐慢慢忘记考场的一切,“停吧。”只听温和的一声,我停止弹奏,抬头一看,考场老师朝我微笑着点点头说:“可以了,不错。”
我说“谢谢老师!”,便离开考场。只觉得脚步变得轻盈起来,考场外,老师和妈妈都在,她们问我考的怎么样,我说可以,过关了。笑脸洋溢在脸上,这是胜利的笑容。重重的考验,你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是自信,还是恐惧?这次,我以自信战胜了考验,下一次,我依然能!
写人记事作文 篇3“欣欣,我们做朋友吧。”在公园里,和秦雅第一次见面时,她这样和我说。“欣欣,离别时,你会哭么?如果会,请不要哭,小雅会一直看着你的。”在公园里,和秦雅最后一次见面时,她这样和我说。同样的人,同样的公园,同样开着的蒲公英……
我和秦雅是好朋友,严格来说,是小时候至二年级的好朋友。就在上二年级时,我把我和她的友谊掐断了。那天,我让秦雅帮我买几袋零食,她回来时,我惊讶极了,秦雅聪明谨慎,怎么会买错东西?我没有怪她,但以后,她经常出错,并且经常和别的同学玩,有时都不理我。这令我很是奇怪,在周三那天,我带了一只可爱的毛绒兔,秦雅开心极了,说:“好可爱呀,可以借我吗?”我笑着点了点头,下午我向她要时,她却说:“你不是拿回去了吗?”我闻言大惊失色,忙翻了翻桌橱,发现除了书外什么也没有:“根本没有我的毛绒兔,秦雅,你赔我。”秦雅依然平静的说:“你把你的兔子要回去了,不在我手上。”我却依然嚷嚷着是秦雅拿走了我的玩具,围观的同学越来越多,秦雅也有些难堪了,她看了我一眼,说:“我看错你了,没想到你这么小气。”
周六那天,我写完作业躺在床上,忽然发现枕头下有一样东西,我拿出来一看,这不是我的毛绒兔吗?我问了问妈妈:“妈妈,我的毛绒兔怎么会在枕头下?”“周三那天你拿到学校去了,中午又拿了回来,我看它有点脏,就洗了,然后塞在了你的枕头下。看,干净多了吧。”妈妈向我解释道。我才发现,我错怪秦雅了,但虚荣心迫使我没有向秦雅道歉。
又过了两个星期,周末又到了,秦雅约我在公园见面。到了公园,秦雅拿出一个礼盒,递给我,我打开一看,这不是我的毛绒兔吗?“你的毛绒兔,我还给你,再过几天,我就要和爸爸妈妈搬到沈阳了,也就是说,我要转学了。欣欣。和你做朋友的这几年我很高兴,马上就要分别,我不希望给你留下遗憾。”在公园里,秦雅这么对我说,让我想起了,我和她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同样的人,同样的地点,只不过,一次是友谊的开始,这次,却是正式的诀别。公园里,一簇一簇的蒲公英,那样的坚强。秦雅摘下一株蒲公英,说:“欣欣,离别时,你会哭么?如果会,请不要哭,小雅会一直看着你的。”说完,她轻轻地吹散蒲公英,轻轻的转身,离去。
秦雅走了。再一次来到公园,我看到了蒲公英。物是人非,就是这个意思吧……
那年的蒲公英,现在仍是我记忆中的一道风景,我和秦雅的友情,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飘飘散散的蒲公英也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生活,我会这样的,秦雅,你呢?
写人记事作文 篇4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风,呼呼地刮着。天地之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迷茫茫的一片。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渐渐地汇成一条条“小溪”。远处,一个模糊的身影,隐隐约约向这边走来。近了,近了……啊!原来是邮递员伯伯!
他身穿雨衣,头戴一顶帽子,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看样子有50岁了,他在冒雨为家家户户送邮件。他推着辆绿色的自行车,前面挂着绿色的邮包,那中国人民邮政的字眼十分显眼。邮递员伯伯推着那辆自行车,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冒着瓢泼大雨艰难地行走着。他双脚沾满了雨水,雨水顺着帽檐流了下来,模糊了他的眼睛。他想赶快把报纸杂志、各种信件送到用户手里,于是,他的脚步更加有力,更加坚定了。
这时,邮递员 ……此处隐藏2394个字……是小时候叫习惯了就改叫爷爷了,爷爷很喜欢我,几乎把我当成手心里的宝贝。爷爷很爱和我开玩笑,他常说我是从垃圾箱里捡来的。哎呀,我也没办法,只好这样认为咯。有时候给我说妈妈生我时候,大哥哥还在手术室外大叫道:“破腹产啦!破腹产啦!”反正爷爷就是没事喜欢和我开玩笑。
我的爷爷时常和蔼时常凶。怎么说呢?他常说:“我们家就你一个小女孩,怎么可以不疼呢?”咱们乡里有句俗话,“养外甥不如养畜牲”。可是我没这样想。虽然他不是我的亲爷爷,但我们相处的还是十分融洽的。
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那晚我生病的情况。那天凌晨,我脸色发青,只见我全身发抖,爷爷连忙用被子裹起我来,因为那时候没有什么交通工具,只好是走路去乡里卫生所,外婆在前面照手电,等到了,爷爷背的已经是满身汗淋淋了。打了针,吃了药,才稍微好点,这会儿爷爷终于松口气了。
因为工作的关系,爸妈在外地,只好将我托付在爷爷这里,所以送我上学就成了爷爷每天必做的事,不管什么时候,哪怕是最忙,最累的时候,爷爷首先都会保证我能够准时被送去学习。
爷爷是个农民,除了每天照顾我以外,每天还有好多农活,真的很累。这里我只想对爷爷说,“您辛苦了”!
写人记事作文 篇9外婆的娘家是哪里的,我一直不知道。打我懂事起,就没看见外婆回过娘家。只说老外婆家是个大地主,好几仓红米,几十床细软被褥的……土改一来,地主、地主崽子便如寒风中的寒蝉,瑟瑟发抖。老外公慌不择门的就把只十二三岁的外婆嫁给勉强划了个中农的外公做了细媳妇。听说外公家解放前也是个粮满仓,鱼满塘的大地主。幸好出了外公这个嫖赌逍遥的浪荡子,土改前把个殷实的家当败得只剩一个空架子。划分成份时扣了顶中农的帽子。其实家道早已中落,如西去的太阳,已没有多少热乎劲了。
外婆一双小脚,却有一双巧手。按老一辈来讲,也算是能描会写。外婆早年进过私塾,熟读了三字经、增广贤文、列女传……可惜后来家道变故,就那样匆匆的出嫁了。外婆一手好针线活,描的`红,绣的花,在当地四邻八乡都知道。村里谁家姑娘要出嫁,外婆都会接到半月以上的针线活,绣枕巾、绣鸳帐、绣嫁衣……我曾经亲眼看见过、枕过外婆绣的花枕头,白的确良布上五彩丝线绣的芙蓉花栩栩如生。
壮年后的外公还是喜好,赌输了回家倒头就睡,赢钱了就喜笑颜开的数来数去。拖着一长挂崽女,外公的不良嗜好却一点没收敛。家境曾一度陷入困境。外婆没法,只好左邻右舍打点零工,缝缝补补度日。五几年闹饥荒,实在不能果腹,外婆也曾挨家挨户乞讨过。期间,饿死、病死过我好几个舅舅。晚年外婆每每说起,都是泪水涟涟。
我可以说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外婆的儿女断断续续死的只剩我妈和姨妈两个,后来抱养了现在的舅舅。那时外婆开始寻找门路,做点小生意。批发一些瓜子花生在家卖。知晓那户人家有牌场子,就会挎上个篮子,提一些槟榔、烟、瓜子、甘蔗之类的,叫上我去赶场。扎着羊角辫的我总是涩涩的牵着外婆的手。生意好的晚上,外婆总会夸我几句,递包瓜子给我(一角钱一包的、用书纸包成三角形的那种)。可惜外婆二十六岁起得胆肠结石,前前后后开了三刀。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只能操持些轻微的家务。
外婆作为细媳妇入嫁外公家,却没有受到一个未成年媳妇的优待。相反却遭受家娘的折磨。大雪天她必须去塘边洗衣服,洗萝卜,搭着小板凳在灶台边做饭,打烂了东西或偷懒就没饭吃或吃剩菜剩饭……有时偷偷的哭,老外婆都会厉声打骂她,说她吼殇。
外婆家所在的乡村是道风景。风景里有我,有外婆,还有一条大黄狗。大黄狗叫来福,打从我记事起就跟在我和外婆身边。双抢时节晒谷子,它就在禾场边赶个鸡啊、鸭的;祖孙俩去菜园摘菜,它就在前面跑得比我们还快;尤其夏夜里纳凉,外婆一边摇蒲扇,一边给我讲神鬼故事、教我背她记得的三字经,来福就静静地伏在竹床边,翘着黑鼻头,竖着耳朵愣愣的听。
来福不是别人送来的,也不是家人抱回来的。听说是它自己来的。外婆将近四十的时候,也回过一次娘家,一个人,当天去,第二天就回了。回来后的外婆绝口不提娘家的事,倒是带回一只瘦不拉几的黄狗,说是路上捡到的,黄狗一直跟着她,就带回来了。可外公坚决反对,说一条狗一个壮年劳力的口粮,这年月还有粮食养这废物?外婆就跟外公吵起来,说:猫来穷,狗来福,人畜同命,怪可怜的,今后我少吃点,让它看个家守个贼,总要好点……别看平时外公不羁,外婆倔起来,也拿她没办法。黄狗留了下来,根据“狗来福”的俚语,外婆就给它取名叫来福。来福也可能天生就是这个家里的一员,不久后,就出落的油毛水光,腰圆腿壮了。
来福不仅通人性,还能做一些它力所能及的事,如把禾场里的拖鞋给我叼回来;用鼻子拱开掩紧的房门;帮外婆守着那群鸡不准它们飞到菜园去啄菜……只要是家庭成员从外面回来,都会受到来福热情的迎接。它先是弓起背,摇着尾巴,咻咻的低叫着,接着就往你的身上爬。有时窜到了肩头,伸着长长的舌头舔你的手。每次这样,我都嗔怪地叫着“来福,来福”,伸出手掌,装模作样的要打它。它总是耷拉着眼皮,死皮赖脸的摇晃着脑袋,像个无辜的孩子。可外公一直不喜欢它,怪它吃了家里的粮食。我每次喂它一点好吃的,一只眼睛都是瞄着外公的。可来福不管这些,每每看见外公回家,便以百倍的热情迎上去,外公却总是呵斥驱赶,不耐烦的拍裤腿上的狗脚印。转背又从外衣兜里掏出一个莲蓬或红薯塞给我,让我走开些去吃。
来福的记性好,只要来过家里一次的人,不论隔多久,下次来它都不会吠。对一些来家里的远客,外婆送出多远,它就跟多远。每天上学,来福也是要送我的,风雨无阻。送远了,我就赶它往回走,它停下来,望着我,我一开脚,它就跟上来。每次都要我捡起路边的土块、石子佯装丢它,嘴里吆喝,它远远近近的绕几个圈,恋恋地便不再跟来了。好像懂得我是在怕它迷路担心它的安危一样。
来福已然是外婆家的一员,只要一会不见,外婆就会扯着嗓子叫:来福,来福……就像没看见我一样急切。外公慢慢也就熟视无睹了,对来福也不呼来喝去。可后来外公真正的喜欢来福,却是在一个初春的夜晚。那时,耕牛是农家的宝,几亩水稻田全靠它们咻咻的犁耙出来。外公好赌,可驾牛耕田却是个老手。农忙时节,一些养不起耕牛的农家便会请外公过去给他们犁田。牵牛耕田在当时的农村还是个技术活,供茶陪饭,还有可观的工价,临回家,还打发一捆鲜嫩的牛草。所以外婆家的那头大水牛是家中的宝中之宝。一直都是由外公亲自喂草清栏。那次是刚刚立春的一个夜晚,外婆一家都被来福急切的吠叫声惊醒,听得出来福在围着屋前屋后乱吠。外公可能听出了名堂,点起煤油灯,一边开门,一边壮胆“外边么子鬼啊?”刚出去一会,就听外公大声喊舅舅,说家里来了偷牛贼,牛绳都被贼骨子解开了,幸好来福叫醒了屋里人,要不牛就被这些该死的偷跑了……第二天,我亲眼看见外公堆盆堆碗装了满满一家伙白米饭,拌了一些白菜汤,倒在狗钵子里。
外婆走了,来福也走了,如他们对我,只留下了一些回忆的片段。外婆如一件素雅的旗袍,那么优雅的晾在我记忆的窗口。襟上的那些亮片和五彩丝线,就如这初春里飞进我眼底的蝴蝶,不说话,却把我带入水乡那幅水墨画的深处,去寻找一个诗般妙曼、莲花般馨香的女子和一只健硕的大黄狗。
文档为doc格式